探索敏感肌
如今護膚話題中,敏感肌一直屬于熱點話題。換季時皮膚泛紅起皮,對護膚品不耐受,日常皮膚易泛紅瘙癢等,都是敏感肌常見表現。
敏感肌在醫學上稱為敏感性皮膚,國際瘙癢研究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 IFSI)于2017年使用德爾菲法將其定義為皮膚受到某些刺激后產生不愉快的感覺(刺痛、灼燒、疼痛、瘙癢)的綜合征,但這些刺激通常不會引起這些感覺[1]。
值得說明的是,敏感肌并不是皮膚過敏,很多人會將兩者混淆,但其實概念并不相同。前者由于對外界刺激耐受性低從而出現一系列皮膚不適反應,缺少客觀體征,反應不持久,但通常認為是不伴有免疫或過敏機制;后者則屬于變態反應,由于接觸過敏原促使體內產生相應抗體,從而引發抗原抗體反應,具有具體的臨床客觀體征(如紅斑、丘疹、風團等),反應持久[2]。
如果無法對自己膚質進行判斷,可以通過敏感皮膚問卷(患者報告量表)、十二烷基硫酸鈉(SLS)刺激試驗、皮膚水分流失(TWEL)測試儀、皮膚表皮色度分光儀等主觀或客觀方式進行判斷[2][3]。
敏感肌常為多因素共同影響作用導致的結果,包括自身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皮膚感覺神經系統異常、微生物菌群失衡、炎癥因素、心理因素及遺傳因素等[4]。先天性遺傳因素難以避免,但事實上,敏感肌極少一部分是先天性,多數是由于后天因素導致。過度清潔皮膚,頻繁更換護膚產品、錯誤使用刺激性成分、追求功效過多疊加護膚品、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情緒不穩定等均可能導致敏感肌的產生。
那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或修復敏感性皮膚呢?
正確清潔皮膚,溫和潔面
很多人會過度清潔皮膚以達到心理安慰,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會嚴重破壞皮膚屏障。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溫和型洗面奶(比如氨基酸洗面奶),而對于清潔力度較強的產品(比如去角質、磨砂類產品)應該適當減少使用頻次。
正確使用護膚產品
敏感肌人群在購買護膚產品時應該注意避免刺激性成分,同時保證基本的皮膚保濕和防曬,精簡護膚步驟和使用產品,避免短時間追求多功效而增加皮膚的負擔。如果不是敏感肌人群,也應該注意建立皮膚耐受,預防敏感肌的產生。
減少化妝頻次
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敏感肌人群應盡量減少化妝次數,避免彩妝產品對皮膚造成的負擔。
改善生活習慣
健康作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勤換貼身生活用品、補充膳食纖維、補充維生素、勤鍛煉增強體質等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都能夠一定程度預防或幫助修復敏感肌。
保持良好的心態
保持心情愉悅是保證皮膚乃至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避免情緒異常波動和精神內耗,保持良好的心態,才會有良好的皮膚狀態。
通過醫療手段進行修復
對于皮膚受損較為嚴重的敏感肌人群可以通過醫療手段進行修護,以改善皮膚屏障,緩解炎癥反應,調節皮膚微生物菌群,例如使用醫學修護產品、采取光電治療手段、利用中醫理論進行內調等[3]。
參考文獻
[1]Misery L, Ständer S, Szepietowski JC, et al. De?nition of Sensitive Skin: An Expert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Sensitive Skin of the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J]. Acta Derm Venereol. 2017, 97(1): 4–6.
[2]李利. 敏感性皮膚的研究現況[J]. 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 2010, 17(05): 325-327.
[3]魯楠, 吳敏, 宋姣, 等. 敏感性皮膚概述及醫學美容治療進展[J].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 2023, 19(03): 323-328.
[4]袁春穎, 韓婷婷, 李燕, 等. 基于敏感肌形成機制的舒緩成分評價方法研究[J]. 食品與藥品, 2023, 25(03): 272-277.